罗汉果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广论第七单元深信业果1第课
TUhjnbcbe - 2022/9/26 17:07:00
善知识教授:《菩提道次第广论》总摄佛法,次第明晰,特别有系统完整的菩提心修法,能销融宗派诤论,促进佛教界的团结,并且比较契合现代人系统次第的科学思维习惯。

上节回顾

1.法以教证为体

「教」是告诉我们法的特质是什么,如何行,能得到什么好处。然后你学会了,照着这个教去行,「验证」了,如法如理得到这个圆满的东西,叫做「法宝」。

如法地听闻、理解、如理修持,经过这个修持以后,远过、积德——远一分过,就离开一分苦;积一分德,就得到一分乐。从「过」方面说,叫「断」;从「德」方面说,叫「证」。

2.要修持→要懂得修持的方法→听闻→找善知识

这个次第非常清楚、非常明白。得到了善知识正确的引导指授,你照着它去思惟,把握住、了解了修行的特质,然后一步一步深入的话,那个时候,你就得到了这个法宝。得到了法宝,苦恼就解决,功德就安立,一样一样都行了!

3.都要靠你自己如法地取舍,得到断、证两样东西。

除了听闻以外还要如理思惟,心里面这种决定的胜解生起来了。

你必定要正确地了解,对它弄得非常熟悉:两种业——善、恶业,由善恶业感得苦乐的果报。

现在真正重要的,要真正懂得怕苦,要真正晓得求快乐。

4.对于业因感业果的这个道理,得到确定不移的认识——「深忍」——深深地忍可在心里面,绝不动摇!

要想深深地忍可在心里面,唯一的办法,就是你努力地思惟、观察,多去想、多去想。要了解,你不想这个道理的时候,你脑筋在想什么?我们的脑筋就在烦恼当中现行,就这么痴痴呆呆地一生过去了。

5.如何思惟?

不要让这个心随着痴痴呆呆,在烦恼当中转,就是说努力地思惟观察。如果你太累,宁愿去睡觉,睡完了以后起来,这个精神很好的时候,努力去思惟观察,然后深入去想这个道理。想累了,跑出去散一下步,回来再来!这样做,你努力去做,保证有效,而且必然有效。否则的话,要你做嘛你提不起来,要你放嘛又放不掉,你就这样的。

科判原文、消文、思考题

原文:

第二,引发一切善乐所有根本深忍信中分三:一、思总业果;二、思别业果;三、思已正行进止之理。

初中分二:一、正明思总之理;二、分别思惟。

今初(正明思总之理)。初中有四。

业决定理者。谓诸异生及诸圣者,随有适悦行相乐受,下至生于有情地狱由起凉风所发乐受,一切皆是从先造集善业所起,从不善业发生安乐无有是处;所有逼迫行相苦受,下至罗汉相续之苦,一切皆是从先造集不善而起,从诸善业发生诸苦无有是处。《宝鬘论》云:「诸苦从不善,如是诸恶趣,从善诸善趣,一切生安乐。」故诸苦乐非无因生,亦非自性、自在天等不顺因生,是为从总善不善业生总苦乐。诸苦安乐种种差别,亦从二业种种差别,无少紊乱各别而起。若于业果或决定相或无欺罔,获定解者,是为一切内佛弟子所有正见,赞为一切白法根本。

消文:

第二,引发一切善乐所有根本深忍信中分三:一、思总业果;二、思别业果;三、思已正行进止之理。

前三个科判当中,「思总业果」和「思别业果」是「正行进止」的根本要因。如果不数数思惟总别业果,而引发对业果的深忍信,意乐和行为就很难做到如理的进取和遮止。很多人断恶行善的心不坚固,在顺逆境缘中不能坚守操守,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由数数思惟业果所引生的对业果的深忍信。

初中分二:一、正明思总之理;二、分别思惟。

今初(正明思总之理)。初中有四。

《律经杂事》中说总的思惟业果的道理有四个方面:

一、业决定,即一切苦乐都由善恶业决定。

二、业增长广大,即最初造业微小,业习成熟显现的果报却极为广大。遵循此理,古人教导我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三、四、未造业不会遇,已造业不失坏:未造这样的业,必不会遇这样的果;已造这样的业,就不免受这样的果。也就是通常说的「因无虚弃,果无浪得」。

这四条是业果规律的总纲,一一展开有无量差别。

业决定理者。谓诸异生及诸圣者,随有适悦行相乐受,下至生于有情地狱由起凉风所发乐受,一切皆是从先造集善业所起,从不善业发生安乐无有是处;所有逼迫行相苦受,下至罗汉相续之苦,一切皆是从先造集不善而起,从诸善业发生诸苦无有是处。

「业决定之理」,是说诸凡夫和诸圣者,不论有何种以适悦为相状的乐受,下至生在有情地狱由起凉风所发起的乐受,一切都是由先前造集善业而生起的,从不善业发生安乐,无有是处;相反,所有以逼迫为相状的苦受,下至阿罗汉相续中的苦受,一切都是从先前造集不善业而发起的,从善业发生诸苦,无有是处。

《宝鬘论》云:「诸苦从不善,如是诸恶趣,从善诸善趣,一切生安乐。」

《宝鬘论》说:世间内身心、外器界的种种苦都是从不善业而来。如是,地狱、饿*、旁生诸恶趣唯是由不善业造成的。而且,从诸善业显现善趣安乐,一切善业都唯一引生安乐。

故诸苦乐非无因生,亦非自性、自在天等不顺因生,是为从总善不善业生总苦乐。诸苦安乐种种差别,亦从二业种种差别,无少紊乱各别而起。

因此,一切苦乐并非无因而生,也不是从自性、自在天等的不随顺因产生,而是总的从不善业和善业中出生总的苦、乐,并且,诸苦乐的种种差别也是从不善业及善业的种种差别中毫无紊乱而各各生起的。

若于业果或决定相或无欺罔,获定解者,是为一切内佛弟子所有正见,赞为一切白法根本。

如果经由思惟而对业果的决定相或无欺诳相获得定解,则是一切内道佛弟子所拥有的正见,被赞为世出世间一切白法的根本。

反之,乃至对业果的决定之相还处在不解、邪解或疑惑的状态中,则尚未生起内佛弟子所应具备的正见。此业果愚被呵为一切黑法根本。

思考题:

1.整个的业分四个大纲是什么?

2.业的行相有几条?

听闻广论开示所以第二皈依以后,必然跑到说:对了,怎么样才能够对于这个业果的道理,这个业果是引发一切好处的根本,对于这个道理要深深地思惟,引起内心当中一种强有力的胜解,这个胜解就是深忍、安忍。这个决心就能够安住在这上头,不被动摇。分三部分,告诉我们这个道理,我们去思惟。先思这个业整个的总相。然后各别的内容。了解这个道理以后,那么该怎么样如理取舍,坏的马上停止,好的赶快努力!那么,总说这个业果的道理,分两部分:第一个呢,把这个业的整个的道理说一下,然后呢怎么样去一个一个地思惟它、观察它。这个第一个。这个整个的业分四个大纲,这四个我先说一下:第一个业决定理,第二个业增长广大,第三个业没有造碰不到,第四个造了以后,绝对不会失去。这是业的特别的行相,我们要把握得住,要把握得住。一切的苦乐都有它的原因,你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丝毫不差,这第一点。还有,造这个业本身会增长广大,造小小的业,会增长广大变成功很大的果,这个还有这个特质。第三个呢,没有造的业绝对碰不到。造了,绝对不会失去,这是第四个。如果我们了解了这一点,对眼前的事情,没有一点好抱怨。不管是任何一点的苦乐,不要抱怨,抱怨谁?抱怨自己,你造了,就是逃不走;你不造,绝对不会碰上你,绝对不会碰上。所以这个道理我们千万要把握得住,你如果能够把握得住这点的话,眼前的很多的是非等等都没有了,一点都没有了。万一有什么不对,你总会反省,很简单。然后你反省净除,解决嘛!反之,你不懂得这一点,嘀嘀咕咕去的话,那辗转增上是越弄越糟,越弄越糟。现在所以我们一般世间是未尝不想找快乐,未尝不想去苦恼,得不到办法,所以叫「做缘木求鱼,南辕北辙,越跑越远,越跑越远。现在这告诉我们正确的道理。看文:不但是我们「异生」凡夫,就是「圣者」,就是圣人,他一切还是由业来决定的。不管他所受的任何一点点的快乐,适悦的,这个快乐都是欢喜的。这个当然,人间、天上等等快乐不谈,哪怕你生到地狱里边去,这个地狱里面难道还有快乐吗?是啊!当你油锅里面煎完了以后捞出来,摆在地上凉风一吹,那时候也有一点的快乐的时候,这样。然后等活死完了以后,他喊:「等活。」他又活过来了,那个时候有一些快乐的时候。哪怕这么一点点快乐,还是以前你造的这个善业,你看看!反过来,这个快乐从不善业来的,绝没有,绝没有这个道理。这个是快乐,苦呢?不要说我们凡夫,哪怕罗汉,凡是有任何苦,苦的行相是逼迫,教我们受不了的。哪怕你已经证得罗汉果的圣者,对不起,这个罗汉的圣者还有「相续之苦」,还是痛苦的!这个所有的痛苦,都是以前你造的不善业。从善业造了以后他感苦,绝没有,绝没有这样的事情。所以我们一切的苦乐都是业来决定的。所以诸位!不要贪便宜,没有便宜可贪!你的这个一点点的好处都是你造自己的业,你想到这一点的话,你要想找便宜,赶快努力,你造这个好的因造下去,一定有好处在。千真万确的!而造好因,唯一的是得到暇满人身,就是现在这个时候。得到了暇满人身,尤其是穿了这件袈裟。你一穿袈裟,你做同样的一点点好处,这个在家人怎么造也比不上。这个道理说起来很简单,我们用两只脚跑,哪怕你飞毛腿,你怎么跑,绝对跑不过汽车;要想跑得过飞机,那更不可能;跑得过火箭,那谈都不要谈。我们披了这件衣服,就像飞机一样快,你尽管坐在这地方,对不起,你坐在这地方,它就快得不得了。所以披这件衣服,弄得不好的话,固然是非常严重;弄得好的话,功德也不得了。所以这一点,我们晓得:「原来这样,一切都是业来决定的!」那么下面,道理说明了以后,引这个经论来证成。一切的苦,都是不善业,不善业,你不善业越多苦得越厉害,乃至于到恶趣去,这样。善业呢?然后到善趣去。反正总是好的到好的地方,果报;坏的因,得到坏的,这样。所以这个道理,决定如此。一切的苦乐不是无缘无故来的,都有它的原因的。也不是自性,不是说天生如此的,这是外道。印度有各式各样的外道,他们持的论调,有的人说「无因生」,这个顺世外道,顺世外道是无因生。像我们现在很多人说:「这就是反正你碰运气。」因为有无因生,所以世间的种种坏事,他总是觉得莫名其妙可以勉强得来的;得不到!它也不是自性,乃至不是自在天,「自在天等不顺因」,不顺因。都是从什么?总的这个道理——善感乐,不善感苦,这个道理。一切的苦也好,乐也好,种种的差别,都是从造两种的业不同,彼此间一点不会乱。你怎么样的业,就感什么样的果。现在我们造的都是杂染之业,善中嘛有不善,不善中嘛有善,所以我们感得这个人间叫苦中作乐,这乐中是有苦,就这个样。现在我们要分别得清清楚楚。赚了钱,对不起,赚了钱,有苦恼;但是你没有钱,没有钱也有没有钱的快乐。这是什么呢?就是善因当中有它的杂染之业,但是恶业当中,也有它的善因在,种种的,一点都不乱的。这句话记住,这句话记住!这个道理——佛法的整个的根本。假定我们对于这个由业感果确定的道理,对它一点都没有欺罔,换句话说,你认得清清楚楚,心里面绝不含糊而确定不移的话,这个是什么?这个是真正佛弟子的正见。我们所谓的正见、正见,就是什么?就是这个——真正的正见。天下任何事情没有一个例外的,决定从这个上来的,所以这一切白法的根本,基础就在这里。我们所以眼前所有这些很多各式各样的是是非非,都从得不到正见,不了解这个。你一旦真正了解这个,得到了这个,天下太平,所有的争论,所有的问题彻底解决。人家偷人家的懒,你最多只有怜悯他:「这个人真可怜,我有力量帮忙他。」你心里面绝不会生起一点烦恼来。他来打了你了,你也生不起一点烦恼来;他来骂了你了,一样地如此;乃至于他杀了你了,都是如此。为什么?你懂得就是业感果,他为什么要来骂你?他为什么不来骂我?原因很简单嘛!就是你前面怎么去伤害他,现在还了债,还了债,那当然理所当然!天下的所有的事情,前面的固然如此,眼前的也是如此,你也不会随随便便去做这种事情了,这是佛法的根本。因为它……有人说:「佛法不是讲空吗?」一点都没有错,一点都没有错,空故缘起,缘起故空。缘起的相就是什么?业,如是因感如是果,这样。它本不是天生有自性的,一切看你造什么因,感什么果。所以这个道理是佛法真正的根本,正见从这个地方建立起来。那么现在这个第一个大原则,了解了是业。要点小结

1.业分四个大纲

第一个业决定理,第二个业增长广大,第三个业没有造碰不到,第四个造了以后,绝对不会失去。

2.业的行相

业的特别行相,我们要把握住。第一点,一切的苦乐都有它的原因,你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丝毫不差。第二点,造这个业本身会增长广大,造小小的业,会增长广大变成很大的果。第三点,没有造的业绝对碰不到。第四点,造了以后,绝对不会失去。

3.一切乐受皆是从先造集善业所起

不但是我们凡夫,就是圣人,一切还是由业来决定的。不管他所受的任何一点点的快乐,哪怕你生到地狱里边去。这个地狱里面难道还有快乐吗?是啊!当你在油锅里面煎完了以后捞出来,摆在地上凉风一吹,那时候有一点的快乐。那个时候哪怕这一点点快乐,还是由于以前你造的这个善业。

4.所有逼迫行相苦受,下至罗汉相续之苦,一切皆是从先造集不善而起

不要说我们凡夫,哪怕罗汉,凡是有任何苦,苦的行相是逼迫,教我们受不了的。哪怕你是已经证得罗汉果的圣者,还有「相续之苦」,还是痛苦的!这个所有的痛苦,都是由于以前你造的不善业。如果他造了善业以后感苦果,绝没有这样的事情。所以我们一切的苦乐都是业来决定的。

5.一切白法根本

这个道理是佛法的整个的根本。假定我们对于这个由业感果确定的道理,对它一点都没有欺罔,换句话说,你认得的清清楚楚,心里面绝不含糊而确定不移的话,这个是什么?这个是真正佛弟子的正见,就是真正的正见。天下任何事情没有一个例外的,决定从这个上面来的,所以这是一切白法的根本,基础就在这里。

有人说:「佛法不是讲空吗?」一点都没有错,空故缘起,缘起故空。缘起的相是什么?业,如是因感如是果。它本不是天生有自性的,一切看你造什么因,感什么果。所以这个道理是佛法真正的根本,正见从这个地方建立起来。

善知识问答

网友:师父,梁武帝一生供养僧人建设寺庙无数,为什么最后活活饿死?就算他是为了求人天福报,那下场也太惨了吧?

善知识:今生成熟之果,因在宿世;今生造作之因,果在来生。

网友:请教大师,每个人都逃不脱因果报应规律,那么像圣严大师、十六世大宝法王,修行那么高的成就,最后都是得癌症圆寂,这是为什么?难道前世也有恶因?

善知识:高量的修行人也是由凡夫一步步修行而成,无量劫来都造过无边的业,佛陀在世时也曾遭遇头痛、被人毁谤等果相,并非修行人就不会生病或遭遇厄运。但修行人与普通人不同之处在于面对一切境界都能净化内心、积极超越、勤种善因,外在有痛而内心无苦,让生命不断增上。

网友:法师,有个问题放在心底一年多了无法释怀。去年上半年家里发生了一些事情,因为自己处置不当导致在金钱上损失巨大。一年多了经常半夜醒来咀嚼这件事情,后悔、懊恼、自责,始终无法放下,不能原谅自己。因为实在痛苦想要解脱而接触了佛法。那时很明显的心力很弱,智慧(世间智慧)也没有了,着急又懦弱像是无头苍蝇一般无助无用。过了那个境遇一段时间想想,身边完全有很多方向很多朋友可以助力可以很好处理的,然而当初却完全想不到,几乎不像正常的自己,变成了一个低配版。智慧、能力像被封印,只剩坏脾气和自以为是。这种也是业力显果吗?

善知识:苦果成熟,不得不受。所谓“业障”,就是被恶业烦恼蒙蔽了自己的心智和能力。目犍连尊者被外道殴打至重伤时,别人问他为何不用神通,他回答说:“业力现前时,我连‘神’字都想不起,更别说显神通了!”但尊者明了业果,释然接受,不起一丝苦恼。借此因缘学习佛法,苦反而成为了解脱之因,也是一种逆增上缘了。当走到生命的某个阶段,你再回头,一定会感谢这个机会。放下懊恼,用心修行吧。

网友:佛说:定业不可转,重业不可救。但净土法门又说,凡能够深信而发切愿,纵有无数恶业也可带业往生极乐世界。这如何理解嘞?

善知识:已经感果的业不能改变,但未感果之业,即使定业、重业也能通过至诚忏悔、皈依而改变。善业足够强猛,内因外缘具足,就能越过恶业提前感得善果。

善知识法语

[法音]深信业果 依法行持

今生今世皈依了三宝,可以得到三宝的庇护,就如同一个罪犯做了很多坏事,本来会被法院判刑,却得到一个有权有势的人庇护,暂且可以免除眼前的制裁,但如果不忏悔、不改过,还一直为非作歹,终究还是会受到惩处的,甚至性命都难保。学佛也是如此,如果说今生皈依了三宝,但是没有如法修行,没有真正依着业果抉择取舍、断恶修善,仍然随顺自己的无明烦恼造作恶业,最终难免还会堕入恶趣,轮回受苦。因此,对于业果的如理取舍是很重要的。

第一个原理:业决定一切。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所有快乐和痛苦的果报,都是相应的善因和恶因所感得的,善因会得到快乐的果报,恶因则得到痛苦的果报。就好像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样,种什么种子就收什么果实。你种下去是甜的东西,收回来的就甜,种下去是苦的东西,收回来的就苦,种下去是辣的东西,收回来的也就辣,这是一定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够看到,有的人看起来其貌不扬,但是却非常地聪明;有些人看起来四肢非常发达,可头脑却很简单,这些差别都跟业有关系。有些人相貌非常庄严,那是因为前世造过这种业,比如向佛供花等等,但有时候说话也许会吓你一跳,声音很难听;而有些人虽然长相不美观,但声音却非常悦耳。

这就是说,人的声音和相貌,有时候会不匹配。在现实生活当中,这种奇奇怪怪的事情非常多,这是因为过去生在造业的时候,善恶夹杂,今生感果时也就苦乐参半了。别别造业,感别别果,因果报应,毫厘不爽。

知道业决定一切的道理之后,在当下种因时就要很注意了,因为种什么因,以后就感什么果。每个人都有一块心地,就跟田地一样,耕耘时种下什么东西,到时候收成的就是什么东西。古德常常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最怕因种错了,而众生畏果,果报来的时候,他就害怕了。果是由因决定的,如果真的怕不好的果报,就要在因地上努力避免。同时,对于所希求的好果报,也要在因上努力造作。

在现实生活中,做事情的时候,造善业还是造恶业跟动机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做任何事情时,一开始的动机就非常重要,动机要正确,要善良,到最后的时候,回向也要如法,也要善良,这样才能够确保所作所为的一切都是善的。但是,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是很难的。有时候可能发心很好,但正做的时候,什么业都夹杂在一起,贪、瞋、痴、慢、疑,什么烦恼都混合在一起,很多业就不清净了,现行的时候,肯定是杂染、清净搅杂在一起。那怎么办呢?就要靠最后的如法回向让它清净。因此,对于最初的动机和最后的回向都要把握好,尤其以最后的为准,因为最后的回向决定了造业的方向。

广论第六单元皈依三宝44(第课)

广论第六单元皈依三宝45(第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论第七单元深信业果1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