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妙岢法师
很多人害怕受戒,觉得受戒以后会有很多限制。一旦不小心毁犯了哪一条戒律,可能有难以承担的恶果。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在家居士不小心犯戒后,有哪些“补救措施”。先学会不挖坑!人生处处是套路,生活处处是陷坑。要想填补这些坑,首先要学会不挖坑。那么,犯戒这个“坑”如何才能不挖?答:受戒之前一定要明确为什么要受戒。这也可以理解为,发怎么样的心去受戒。
发心为根本,如果发心不端正,甚至发心有问题,那么戒律就是一个很可怕的东西,不仅不会给你带来真正的利益,反而可能会让人更痛苦。
正如我们反复强调的,大乘修学以菩提心为根本。
受戒之前,一定要把菩提心提起来才行。
以菩提心为基础的受戒,自然就会对戒律有恭敬、敬畏、认真、坚持的态度。态度端正了,毁犯的机会一定会变少一些。
其次,就是学戒的重要性与必然性。
对于居士而言,不要认为学戒只是出家人的事。
佛法依靠僧团住持,但居士也是佛教重要的组成部分。居士的言行十分重要,影响着佛教形象的好坏。如果不学戒,就不知道如何做好一个居士,也不知道作为一个居士哪些应该做,哪些又不应该做。要了解戒律啊!居士就要有居士的样子。要怎么做呢?
从学戒中了知。
经常会有很多受了戒的人,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到底是否犯戒,也不知道犯戒以后如何忏悔,搞得自己神经兮兮,其实这就是不学戒的结果。
戒律是需要学习的,不是通过一场仪式受完了就完了的。
要了解戒律的“开遮持犯”,我们才知道每一条戒律该怎么持守,一旦毁犯又该怎么处理为好。
不学戒是不能很好的持戒。这就像我们上班工作,首先要接受培训,了解员工手册的内容,对你的岗位、职责等基本的东西有一个了解。
然后你才知道作为某一个岗位的员工,哪些是你该做的,哪些是你不该做的,你又该怎么做;可以享有什么样的福利,要承担什么责任。我们很多人都没有像成为一名合格员工那样要求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佛弟子,因为我们不清楚不持戒的过患。菩萨畏因,凡夫畏果。我们要做的是“因”上的努力。学好戒律,是对自己负责。挖了坑怎么办?不挖坑固然好,但一旦已经挖了怎么办?
居士们犯戒其实是常有的事情,关键是要怎么处理好,才能够“还复清净”,不使我们解脱之路终止。
圣严法师说:“大乘戒不到佛果,不能绝对不犯,不能绝对清净;小乘戒不到阿罗汉果,不能绝对不犯,不能绝对清净。”
犯戒之后应积极忏悔。
自己挖的坑,终究是要倒霉到自己头上的,所以我们要尽早将自己挖的坑填补上。
填补的方法,就是忏悔。
戒律的毁犯对于在家居士而言,无非两种:重罪、轻罪。
重罪就是破根本戒,那是不通忏悔的,破了就是破了,业已经作下,失去相对应的居士身份。
如破了皈依,那就不再是佛陀弟子;如破了五戒,就不再是五戒弟子;破了菩萨戒,就不再是菩萨戒弟子等等。但不要认为失去身份就不需要忏悔,即便犯了重戒也是需要忏悔,由此才能免地狱之报,才能再次成为佛弟子,才有继续提升的可能。《大智度论》云:“戒律中戒虽复细微,忏则清净。”
忏悔得清净,能够如法忏悔就可以让我们的戒体重新恢复到清净的状态,我们的过恶就能得到弥补,才有再受戒的可能。轻罪不失戒体,所受过的戒律仍然有效,更是可以通过忏悔来解决问题的。补坑成功了吗?那么怎么知道自己“补坑”成功,罪过消除了呢?
上一次我们讲过忏悔。(详情可回顾:佛陀给的后悔药,速领!)
那么,具体到戒律违犯后的忏悔方式,则因戒的不同而略有差别。
对居士而言,一般有两种:
一种是发露,即对法师坦诚自己犯戒的情况,并表示诚心悔改不再犯,“说破无*”,说完了业障就消掉了,这是一般戒律中轻罪的忏悔方式;另一种是菩萨戒中提到的,在佛菩萨面前忏悔。
虔诚礼佛,发露罪恶,一直拜到现实中或梦境中见到瑞相,比如见到佛、见到菩萨、见到光、见到花、闻到香等等瑞相,就证明业障已经给消掉了。
最后。修行就跟人生一样,是一个螺旋向上的过程。
这就像打王者荣耀一样,若想提升段位,就不能总“掉坑”,总跟“猪队友”为伍,就要寻找“带你飞”的人物才行。
多亲近善知识,守好戒律。
佛陀制戒,为的是正法能够长久住世。
戒律是“止恶行善”之法,保护我们自己,保护我们不堕落、不受伤;
戒律是善待一切众生的身口意,让我们改正不良习惯、端正身心;
戒律成就我们,让我们进趣菩提直至圆满。
无论出家在家,守得住戒律就是令法住世,这本身就是大功德。
妙岢法师
师父陪你聊聊
对于戒律你还有哪些疑惑?
(留言评论告诉师父吧)
?文
师父曰原创
图
源于师父曰网络,侵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