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花鼓戏形成之初,流行于旧长沙府十二属的长沙、善化、湘潭、湘乡、益阳、宁乡、安化、湘阴、浏阳、醴陵、攸县、茶陵,以及洞庭湖区的南县、华容、安乡等县。
长沙花鼓戏流传和分布区域图
艺人们就地设科,学成组班,演出活动也多限于本土乡镇。如王三洛等初创的得胜班,活跃于西洞庭湖地区三十余年。散班后仍称为“得胜班子弟”。赵松山兄弟发起的大兴班演出于益阳、桃江等地。*道开初创的土坝班,是宁乡流沙河、花园一带的重要班社。湘潭、醴陵带的人义班,在湘东也颇享盛名。它们均组建于清代后期。
中国戏曲梅花奖获得者刘赵黔
虽然后几经衍变,师徒承袭,数易班名,但大多不离开本土。到了民国年间,才有外乡戏班进入长沙演出。如民国元年()新太班曾进入长沙。民国二十三年()卓之《湖南戏剧概观》记载:“近来在长刘沙虽有牖民社专演花鼓戏,终以难侵汉班势力范围,一现而止”。民国三十六年()何冬保、胡华松为首的西湖班艺人应长沙艺人钟瑞章,张寿保之邀进入长沙,与之合班演出。同年《晚晚报》载:”昨晚在绿萍书场看花鼓戏《田氏谋夫》”。特别是年,长沙已有益阳班、湘潭班、醴陵班、宁乡班、浏阳班等云集争演。湘潭等城市,也有花鼓戏班社演出。
刘赵黔在《桃花汛》中饰桃花
20世纪50年代,原属于乡村活动为主的长沙花鼓戏班,大都经过整顿、充实,于年以后逐渐定点,组成了县属花鼓戏剧团,演出的地域远远超出湘中。年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后,《刘海砍樵》一剧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长沙花鼓戏艺人的足迹遍及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等各大城市。年还曾赴朝鲜慰问演出。特别是湖南省花鼓戏剧团(院)的建立,省戏曲学校花鼓戏科又以教演长沙花鼓戏为主,培养的学生遍及全省,使它的影响更为扩大。
《秋天的花鼓》
80年代前后,岳阳地区的岳阳市、汨罗和临湘县,娄底地区的双峰、新化和冷水江市,以及體陵、攸县、株洲、酃县等地均建立了演唱长沙花鼓戏的专业剧团。相邻的湖北省通城县剧团也唱长沙花鼓戏,截至年剧团精减之前,全省多个剧团中,有33个剧团演出长沙花鼓戏,成为湖南地方戏中剧团最多的剧种,流行地区已扩大到长沙、株洲、湘潭、娄底、益阳、岳阳、常德等地市所辖全部或部分县(市),湘西边远的新晃县剧团,80年代初也曾唱过长沙花鼓戏。
《万年牌》
《海哥与九妹》
年,湖南省花鼓戏剧院创作上演的《刘海戏金蟾》一剧应邀赴美国演出,美国观众为之倾倒,其后,该剧又赴瑞典、丹麦演出,引起轰动。而长沙市花鼓戏剧院也在年携《海哥与九妹》赴日本演出,获得巨大成功,蜚声海外。另外,邻近的省份也有些演出团体在演花鼓戏但只是名称相同,其音乐、道白和表演没有渊源关系。而在台湾则有复兴剧闭和再兴花鼓戏团演出长沙花鼓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