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的根机不整齐,佛陀必定要应机施教,所以他以五乘六法,再入五道来顺根宜,施三乘法。
“五道”大家知道了,天道、人道、地狱道、饿*道、畜生道。凡夫就是在五道轮转,但是众生皆有佛性。佛陀不只是在人间,他来回这五道中,无非是希望每一道众生有因缘能够回归到人道,接触佛法,开始就施三乘法,最终的选择就是乘大乘菩提,在人群中起慈悲心,发心立愿,行在菩萨道上。这是佛陀最大的盼望。
所以我们要发无上大乘心,行菩萨道,目标就是要到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等正觉,就是成佛了。这是佛陀的慈悲,他为众生设教,不只在人道而已,其实遍及五道,用种种方法。所以,佛陀为“四生慈父”,不放弃任何一道的众生,他这分的悲悯,我们应该学习。
佛陀在五道,是来去自如,他不是因为业力牵引,他是发弘誓愿,在三界之中度众生,所以释迦牟尼佛称为“三界导师,四生慈父”。三界涵盖了五道,天、人、地狱、饿*、畜生,这五道都在三界之内。佛陀在这个范围里,就是一心接引众生,能够在人道受教,在人道发心,在人道起行,入人群中发大心、立大愿,一直到无上正等正觉,回归真如本性。这是佛陀的目标。
每一天都告诉大家,希望人人这念心要不断与佛的心接近,了解佛陀的本怀,来人间的目标。佛陀来人间的目的,就是“开、示”佛之知见,最重要的,众生要接受,能够“悟、入”佛所说的法。若能够这样,自然从这五道中,我们慢慢就能体会,慢慢就能接近了。
所以刚才说,佛陀是乘愿而来五道,就像人间很多地方,任何一个地方有了苦难,人间的菩萨就及时到那个地方去救度。就像我们目前,台湾有一团人医会,一二十人去到约旦。
我们都知道,约旦是一个心量开阔的国家,很多的难民来到约旦受庇护,也有很多贝都因人世居在约旦。这群贝都因人,他们的祖先流离失所来到约旦,就这样住下来,虽然这块土地供他住,但是他们世代都很贫困。
五年前,我们送给约旦的人医会五部牙医器具。所以这次他们去到约旦,一个目标是义诊,另外一个目标是帮助他们维修这些器具。
看到医师在义诊,要义诊之前就抱着很恭敬的心,先去勘察场地,将环境整理过,排置得很整齐。也看到了他们在接病人进来时,像这种特殊教育的孩子,要为他们治牙齿,实在很不容易,但是这群医师却有方法让他们乖乖地张开嘴,那种柔言细语,能让他们听话。当地有一位医师(阿米德Ameed)看了很震撼,他说,从来不曾见过医师与病人这么用心在互动。这种关系,他说是第一次见到。
他说:“我也是牙医,我在为人看病时并没有很快乐,可能我是为了赚钱而看病,所以不快乐。看到你们大家没有赚钱,这样在付出,能够做得那么快乐,我今天也没有赚钱,但是我今天治疗了很多位,按照你们这样的方式,我做得很欢喜,我很快乐。”他说这是不曾有过的感觉。
志工菩萨在约旦要发展,要将爱的种子落地在约旦,并没有那么容易。碍于国家的法规,我们能做的范围总是有限。这次他们在贝都因人的地方义诊,有外科、内科,最多的是牙科。看到台湾的医师用这样的爱付出,这次约旦人医会那些志工,他们真的是很震撼。
佛陀来人间,就像这些菩萨,那个地方有困难,所以去帮助。同样的道理,他们来去是出自心愿,决定要去那个地方帮忙苦难人。很长的路,很长的时间,这样拨开了很多的困难去帮助。所以要告诉大家,佛陀不是带业而来,不是,他是发大心、立弘誓愿,为三界众生之导师、四生慈父,这分的心情,不断倒驾慈航来三界度众生。
所以,佛陀是应众生的根机,教我们五乘六法,入五道来,顺众生的根宜,施三乘法。希望人人要乘大菩提,启发悲心,再行菩萨道。这是佛陀的期待。但愿人人在菩萨道中,目标就是要到达无上正等正觉,与佛同等,回归自己的真如本性。我们若没有回归真如本性,就无法与佛同等,启悟宇宙万物的真理,所以我们必定要向前精进。
前面的经文,就是描述三界火宅败坏的形象,其实是譬喻人的身体。
昨天就说过了,人人要“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若人人了解自己的身心,身体有三十六物不清净,不断败坏了,加上心的欲念、无明、惑等等,这种的污浊不断复制、增加,这就是愚痴的人生。所以,用三界火宅譬喻我们的身心,看得到的“墙壁圮坼,泥涂阤落,覆苫乱坠,椽梠差脱,周障屈曲,杂秽充遍”,很肮脏的环境,但是人人就是执著在那个地方。
经文再接下来说,
这“五百人”是要表达什么呢?我们要用心体会。佛陀来人间就是为了施教众生,要施教众生就用“三乘”,慢慢诱引他,让他发心修行。
“三乘根性,为五道所摄”,都在五道里面,“兼得入住出”。“入”、“住”、“出”这三个字,那就是人人要发心修菩萨道。过去曾向大家说过“十地”,从欢喜地开始,每一地都必定经历“入、住、出”三位,这就是菩萨阶位。
首先要发心,发心来接受菩萨道。我们的心从无明开始,发心就是要除去无明,先发心,启发欢喜,“欢喜”入住在菩萨地。我们一地一地向上不断登入,一直到达“善慧地”,心就是充满了悲心善念。一直到智慧开启了,像“法云”一样,进出无碍。这种的地位,这就是菩萨证悟的地位,所以“当出其地位之后”,就要再进入后一地,到了最后的一地,那才是真正登“十地”。
所以,我们要进出无碍,“法云地”就是进出无碍。菩萨心要与佛心接近,不断倒驾慈航入人群中,不断善慧、法云,在人间来回度众生。这就是“三乘”,火宅外的三车。“三乘法”就是从开始如何听法、如何除无明,然后如何发心入菩萨地,这一段一段逐步接近无上大乘的方法。
“五百人”,就是譬喻“五乘”。“乘”就是乘载的意思。从此岸到彼岸,看我们选择用什么工具。
一艘竹筏是载一个人,一艘小船可能载四五个人,一艘大船可能载几百人、几千人。这看我们乘什么船,目的就是要从这个地方到那个地方,所以“各到其果地”。
“有一乘乃至五乘之别”。佛陀应众生的根机,其中五乘有六种,虽然是五乘,我们将它分成六种。
人乘守五戒,
若能行十善,守十善法,就能乘福生天上。
那就是好乐佛法,愿意接受佛法。就像现在,已经很多人很愿意来听法,就像这个时候,已经有几个国家,多少个道场视讯连线,国际有时差,但是听法无秒差,他们也和我们一起在这里听法。
乘着科技,能够将我们精舍当下的影像、音声,传到他们那个地方去。我刚才说到约旦,约旦慈济人这个时候也在听法,说到他们,相信他们都有听到。他们在做事,人还没回来台湾报告,我就知道他们在那里,第一天在做什么、第二天做什么。这就是乘着现代的视讯科技,我们用声音,大家接收,各地都听得到。
昨天,大爱台的主管、同仁都回来参与人文志策会。听他们说,去马来西亚走一趟,为他们上课,如何“图文影三合一”。
台湾去的人欢喜,因为看到他们殷勤认真,又很虔诚,大家都很听师父的话,很精进。听他们在描述当地的“晨钟起,薰法香”,那种精进,真的让我安心。一个声音能够让这么普遍的人听得到。
这是声闻乘,“乘四谛之行法而到阿罗汉果”。更了解佛法要告诉我们的,人间苦、集、灭、道,我们要再进入“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将三界譬喻火宅,火宅譬喻我们的身心,人生原来是这样,让我们更了解。佛陀的时代,叫做“到阿罗汉果”。阿罗汉就是去除烦恼。
缘觉,就是用十二因缘法,让他们知道生命是如何来的?原来我们有依正二报,就是我们带着过去生的善、恶业来受生。这个缘要来与父母会合时,就是乘着一念的无明,无明一起,就有了一连串十二种的因缘。这“十二因缘之行法”,就是能够到达辟支佛果。能知道如何去除无明,如何顾守好我们的心,在人间因缘果报能够很清楚,这叫做“缘觉”。了解道理之后,但是他的心就是守在独善其身,这是缘觉乘。
不只是听闻佛法,还能去除烦恼,了解人生的因缘果报,开始发大心,行菩萨道。菩萨道就是六度万行,这样进出在人群中,救济众生,一直到佛乘,那个目标就是要到佛的境界。
佛陀已经成佛,要教我们人人如何从菩萨道中再进阶,一直到佛乘,那就是证果。就是我们的真如与宇宙天体合而为一,一实大法。
这就是五乘六法,就是到佛的境界。
各位,学佛,我们一定要真正体会佛陀的心,佛陀的本怀。佛陀来人间很辛苦,适应众生的根机,一一教育我们启发大乘菩提悲心、行菩萨道,我们才能接近到无上正等正觉的境界。这人人做得到,但是人人必定要缜密慎思量,要多用心。
本文选自:静思电子书朗读:明奉文字整理校核:明葵、明蕴、明姬、明奉图片来源:大爱台《静思晨语》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