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报记者彭进*文/图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冯紫奎就认这个理。
桃源县泥窝潭乡古岩堉村水田余亩,旱地余亩。由于地处山区,土地贫瘠,年轻男女外出打工多,留守劳动力少。但今年43岁的冯紫奎却被村民誉为“绿色产业龙头”好青年。
冯紫奎在查看罗汉果生长情况
年,冯紫奎回到村里办起了该村第一个新型农业合作社。梦想与现实总需要资金作为桥梁,冯紫奎只好找亲戚朋友想方设法筹资购买机械动力设备开始发展种植业。“世间没有一帆风顺,创业之初虽遭遇了一次次的失败,但我仍心怀‘坚持’二字。”
*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冯紫奎将目光瞅准了绿色田园经济产业,走生态种植的路子。
年,冯紫奎从外地引进罗汉果种植技术。他多方咨询省农科院及地方市县等农业部门,到处实地考察。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引导地方发展,他想尽千方百计,聘请多名技术员,还曾不辞千里,赴外地学习先进技术、经验。
一开始,冯紫奎就在自家庭院种植。怎奈万事又是开头难。罗汉果的种植与管理要求很高,需要测试土壤肥力、元素及季令温差是否适应等。为追求“金果梦”,冯紫奎每日奔走于果园,失败了再学习,学习了再实践。“冯紫奎又搞砸了”在村里逐渐成为饭后闲聊的主要话题,但他从不在意。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2年时间的培育,他改造改建的余亩罗汉果种植园,年进入结果期后产果在万个以上,收入在万元左右。
罗汉果是价格昂贵的中药原材料之一,销售空间大,畅销海内外。随后,冯紫奎还成立了网络销售及培训对接平台,不仅扩大了销售渠道,还通过网络传播罗汉果种植技术。
为了提升农业产业发展水平,冯紫奎制订了严密的“周”管理计划,把管理细化到周,并落实专门的技术人员包片负责技术指导,通过细致周密的管理确保高产优质。
冯紫奎的返乡创业,为古岩堉村的经济及面貌起到了巨大的带动作用,村里越来越多的村民也开始尝试罗汉果的种植。于是,冯紫奎采取统一种子、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等模式,为该村种植提供社会化服务,促进群众增收,实现了古岩堉村“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经济发展模式。
在古岩堉村特别是冯紫奎的影响下,今年泥窝潭乡附近几个村也纷纷上门请教,要求加入罗汉果种植行列。冯紫奎积极分享经验与技术并指导邻村村民的种植筹备工作。
“金果“产业的不断壮大,不仅为古岩堉村及周边村解决很多老少人口就业的难题,还让地方风俗日趋变好。大家闲暇之余不再是三五相邀围绕牌桌而是谈起了种植。
满园“金果”,甜了冯紫奎,富了古岩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