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十年前,无糖食品只是糖尿病人的专属。但是这两年,随着人们对“糖”的恐惧与日俱增,无糖食品已经成了各个年龄段人群都会消费的食品。在人们畅饮着使用甜味剂(又称代糖)的无糖甜饮料的时候,关于甜味剂的质疑又来了:
有的人说甜味剂反而会让人长胖,有的说甜味剂破坏肠道菌群,有的说甜味剂影响代谢……那甜味剂到底能不能吃?代糖食品该怎么选择呢?
首先,我们来看,什么是甜味剂。
甜味剂是指赋予食品以甜味的食品添加剂。人们把甜味剂也称为“代糖”,字面意思,也就是不是糖,但是能代替糖提供甜味的物质。甜味剂可以添加在食品或饮料中,满足人们对甜味的需要,同时又能减少能量的摄入。
目前世界上允许使用的甜味剂约有20种。代糖的种类有:人工合成的像三氯蔗糖、安赛蜜、糖精、阿斯巴甜、甜蜜素等;来自于天然植物提取物的甜菊糖苷、罗汉果苷等,还有一些糖醇类的功能糖。
从化学结构和性质来看,主要有糖醇类、人工合成甜味剂、天然甜味剂三类。
糖醇类。糖醇是一类低卡路里、填充型甜味剂,主要有木糖醇、麦芽糖醇、山梨糖醇、甘露糖醇、赤藓糖醇、乳糖醇。
人工合成甜味剂。我国允许使用的人工合成甜味剂按结构可分为三类,包括二肽类、磺胺类和蔗糖衍生物。其中二肽类有阿斯巴甜等,磺胺类有甜蜜素、安赛蜜和糖精,三氯蔗糖为蔗糖衍生物。
天然甜味剂。天然甜味剂提取自天然植物,主要包括甜叶菊苷、罗汉果甜苷、甘草酸、甜茶素等多种甜味剂。
使用甜味剂安全吗?
先讲结论:只要按照国家标准规范使用,就是安全的。
最近,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中华预防医学会食品卫生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联合发布了《食品甜味剂科学共识()》。共识中明确指出,只要按照相关法规标准使用甜味剂,包括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都是安全的。
我国同其他国家、地区一样,对甜味剂实行严格的上市前审批制度,在同时考虑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和我国食品行业实际需求的情况下,制定了甜味剂允许使用的食品类别和最大使用量。所以,只要食品生产企业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规定,科学、合理地使用甜味剂就是安全的。
甜味剂会影响健康吗?
糖的甜味,会让大脑分泌幸福激素——多巴胺,但大量精制糖的摄入,又会给健康带来沉重的负担:比如肥胖和口腔疾病。那么,用甜味剂代替了糖,对健康会有什么影响呢?
《食品甜味剂科学共识()》中指出,合理使用甜味剂,有三大作用。
作用一,提供甜味,有利于控制能量摄入。在膳食总量不变的前提下,以甜味剂替代添加糖可以保留甜味口感,同时减少能量摄入。糖摄入量过多或有控糖需求的人,可适当用甜味剂替代糖。
所以也要特别提醒大家哦,在“膳食总量不变”的前提下,甜味剂是可以帮助减少能量摄入的。如果你觉得吃了无糖食品就有恃无恐的大吃大喝吃更多,那就没这个作用了。前面关于“吃甜味剂会长胖”的说法,其实主要还是因为能量摄入没有控制的问题。
作用二,有助于降低龋齿发生风险。糖残留在口腔内部,会经微生物代谢后产酸,腐蚀牙釉质,进一步发展为龋齿。甜味剂不能被口腔细菌代谢利用,用甜味剂替代添加糖有助于降低龋齿发生风险。
导致龋齿,是精制糖一个非常肯定的不利健康的因素。所以,甜味剂对龋齿的预防作用是没有任何异议的。
作用三,为高血糖人群及糖尿病患者提供更丰富食物选择。甜味剂几乎不会影响血糖。
对糖尿病人来说,甜味剂是一个代替糖的不错的选择。
甜味剂食品该怎么吃?
简单总结一下,甜味剂食品到底该怎么吃呢?
1、只要是符合国家标准的添加的甜味剂食品,都是可以放心选用的。
2、甜味剂食品不一定能减肥。要达到控制体重或者减肥的目标,仍然要控制膳食摄入的总能量。而吃了“无糖食品”就有恃无恐的心态,是要不得滴。
3、购买甜味剂食品的时候,尤其要注意看配料表和营养标签。有的食品用甜味剂代替了糖,但是因为口感的需求,会增加脂肪或者淀粉类增稠剂的含量,热量有可能会更高。所以购买无糖食品一定要注意,不要掉入这些“热量陷阱”。
4、大量摄入糖醇类甜味剂可能后产生“腹泻”反应。这是一种渗透性腹泻,与日常生活中由微生物引发的腹泻不同,不属于食品安全问题。不同人对糖醇的耐受度有较大差异,建议根据自身情况酌情选择相关产品,适量食用。
最后我想说,生活中是需要一些甜的,但是过分纵容自己对“甜”的欲望,总是不好的。我们不应该夸大甜味剂的作用,也不应该依赖甜味剂给我们带来的一时味蕾的满足。
就像是爱情、友情、亲情等亲密关系一样,平平淡淡才是本味。学会欣赏食物本来的味道,才是健康饮食的要义。
吴佳
知名科普作者
注册营养师
营养与食品安全硕士
-首届“中国营养三十人论坛”注册营养师代表
-多年担任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北京广播电台等营养嘉宾-著有国内首部儿童营养科幻《宝塔历险记-营养师妈妈写给孩子的食育科普书》,豆瓣评分9.1;《营养师妈妈写给孩子的营养小词典》-参与编译《营养圣经》、《不要让美食伤害了你》等热门营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