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处暑节气间不宜大补、温补,而应该以“清补”为原则。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处暑后秋意渐浓饮食宜“清补”
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的处暑,处暑代表炎热天气结束,此后秋意渐浓。此时天气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
这时候人们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皮肤干燥、便秘、口鼻咽干、干咳少痰等症状。为预防秋燥,应多吃可润肺生津、养阴润燥的食物。
而具有温肾助阳、益气补虚作用的羊肉和狗肉属于温性食物,吃后不仅会引起“上火”,还会化燥伤阴,加重人体津液的匮乏。这对深受秋燥困扰的人来说,无异于“火上浇油”。尤其是阴虚火旺体质的人,平时就容易上火,秋天更不能吃羊肉和狗肉,否则,很快就会出现鼻出血、咽喉疼痛等症状。
专家提醒:处暑后不宜大补、温补,只宜“清补”。
处暑清补,推荐9款滋阴润燥汤水
1、菜干鸭肾蜜枣汤
用料:腊鸭肾4个,猪踭克,白菜干克,蜜枣4个。制法:1、菜干切段;腊鸭肾用温水浸软,切件;猪踭洗净。2、把全部用料放入瓦煲内,加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约2~3小时。功用:菜干能通利肠胃、下气消食;陈肾功效清热下气;合而煲猪踭,有清肺热、祛痰火、通利肠胃的功效,适用于干咳无痰、咽干口燥、大便干结者服用。
2、太子参百合瘦肉汤
用料:太子参克,百合50克,罗汉果半个,瘦肉克。
制法:
1、瘦肉洗净,切厚块;太子参、百合、罗汉果洗净。
2、用料放入煲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滚后,改文火煲约2小时。
功用:
太子参性平,味甘、微苦,功能补肺健脾,益气生津;百合性甘、微寒,可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罗汉果甘、酸,性凉,有清热凉血、生津止咳、润肺化痰等功效。故此汤具有益气生津、润肺止咳之功,适宜气虚肺燥而见咳喘气短、口干渴饮、咳嗽咽干者饮用。
3、白茅根雪梨猪肺汤
用料:鲜白茅根克,雪梨4个,猪肺1副,瘦肉克,陈皮5克。
制法:
1、猪肺洗净,放入开水中煮5分钟;雪梨切块,白茅根切段;陈皮用水浸软。
2、用料一齐放入汤煲,先武火煲滚后,改用文火煲2小时即可。
功用:
白茅根具有凉血止血,清热生津,利尿通淋的功效;雪梨味甘性寒,具生津润燥、清热化痰之功效,特别适合秋天食用;猪肺味甘,性平,可补肺虚,止咳嗽。所以本汤具有清热生津、化痰止咳的功效,尤适用于秋季身体燥热、流鼻血、咳嗽者服用。
4、雪梨南杏瘦肉汤
用料:雪梨4只,南杏30克,瘦猪肉克。
制法:用料同时放入瓦煲内煲滚后,改文火煲2小时即可。
功用:
南杏性微温,味苦、辛,具有补肺润燥止咳喘功效。本汤具有生津润燥、止咳化痰之功。
5、木瓜胡萝卜玉米汤
用料:青木瓜半斤,胡萝卜一根,甜玉米一根,带皮猪肉半斤(要挑瘦肉多的部分),鸡爪三对,清水一千五百毫升。
制法:猪肉、鸡爪加清水先用瓦煲烧开,撇去浮沫,然后加进木瓜,胡萝卜和玉米小火熬上一个半小时即可。
功用:
木瓜素有“百益果王”之称。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论述:木瓜性温味酸,平肝和胃,舒筋络,活筋骨,降血压。本汤味道清甜,非常滋润,在干燥的秋天养生喝可防秋燥。
6、“白银汤”
原料:白萝卜、银耳、鸭汤适量。
做法:将萝卜切丝,银耳分成半,放入清淡的鸭汤中小火清炖,注意时间不要过长。
功用:
白萝卜含芥子油、淀粉酶和粗纤维,具有促进消化,增强食欲,加快胃肠蠕动和止咳化痰的作用。银耳性平,味甘、淡、无*。具有润肺生津、滋阴养胃、益气安神、强心健脑等作用。鸭汤滋阴,具有清热去火、润肠通便的作用。提示:该汤不可与参类同食,脾胃虚寒者少食。
7、百合莲子瘦肉汤
用料:干莲子50g,百合20g,瘦肉g辅料:食用油2ml,高汤ml,姜5g,淀粉1g,盐2g,枸杞少许,香油1ml制法:1、瘦肉且薄片、百合洗净掰成小片2、瘦肉片用淀粉、食用油抓匀腌制15分钟3、砂锅中放入高汤、姜片、去芯莲子烧开后转效果煮到莲子软、熟4、放入瘦肉大火煮5分钟,加百合再煮2分钟,撒上枸杞、加盐调味,关火
8、栗子红枣猪尾汤
材料:猪尾连骨1条,栗子肉1斤,红枣20粒,姜2片
做法:
1、红枣去核猪尾切大块,川烫
2、锅中注入8分满水,水开后,放入所有材料
3、以大火煮20分钟,转至小火煮3小时40分钟即可
9、滋润益补汤
材料:猴头菇7钱,益食淮山6钱,枸杞3钱,陈皮1钱,龙眼肉3钱,开边湘莲4钱,排骨1斤
做法:
1、龙眼肉泡水,猴头菇切两半,排骨川烫
2、锅中注入8分满水,放入陈皮,水开后,放入所有材料
3、以大火煮20分钟,转至小火煮3小时40分钟即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